
2025年9月30日,100臺中國重汽重卡在煙臺港整齊列陣,即將發往沙特。隨著這批車輛出海,中國重汽9月重卡出口量達到1.5萬輛,再度刷新由自己保持的紀錄,創下國內重卡行業單月出口新高。(圖為中國重汽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9月重卡出口15000輛慶祝儀式)
??自2004年布局海外,中國重汽始終穩坐國內重卡行業出口的“頭把交椅”。在出海的第21個年頭,中國重汽又交出了一份嶄新亮麗的答卷。在10月18日舉辦的中國重汽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重汽公布了一組數據:
??1-9月,中國重汽實現匯總收入2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9%;整車銷量33.5萬輛,同比增長22.8%。其中,重卡出口銷量11.1萬輛,同比增長24.5%。如今,中國重汽的產品已遍布6大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市場保有量超100萬輛。
??是什么讓中國重汽始終立于潮頭、不斷激起一個又一個浪頭?不妨從這份最新的成績單里找找答案。
??逆風把舵的“穩”
??船行萬里,大潮奔涌。
??近年來,國際競爭格局加速重構,關稅、技術、環境壁壘越筑越高。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布局海外,低價廝殺、過度同質化等國內市場問題也日漸凸顯。如何管控風險、保持競爭力、實現持續盈利,是中國重汽這樣的先行者、引領者,必須時刻面臨的“靈魂拷問”。
??以越南為例。目前,越南正處于城鎮化加快、開展大規?;ǖ目焖侔l展期,卡車市場的剛性需求十分龐大。截至目前,中國重汽已在越南市場建設35個聯保服務站點,銷售與售后服務網絡實現了全境覆蓋。在成熟的網絡體系支持下,9月,中國重汽與越南經銷商攜手,舉辦了橫貫越南六大城市的巡展活動,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和長期口碑,最終拿下超800臺訂單。到2030年,中國重汽計劃將海外經銷渠道數量擴展至400家,以為全球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水土不服”是企業出海最為常見的問題。中國重汽的應對之策,則是把“本土化”做到極致,通過不斷延伸服務鏈條,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在與越南某公司的合作中,面對越南極端惡劣天氣,中國重汽在保證交付的基礎上,還為當地維修及駕駛人員組織了培訓活動,有效保障了車輛后續的穩定運營。
??隨著全球市場保有量的攀升和客戶消費理念的升級,后市場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重汽十分注重后市場建設,已系統展開車輛融資、車隊管理、二手車置換回購等業務。今年1-9月,中國重汽后市場配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9%。本屆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重汽首次面向全球市場推出了定制化的油品、輪胎等配件產品,未來還將在海外建設63個配件中心庫、前置5000萬美元的配件,為全球客戶推出更精準、靈活的服務配件政策。

??出海想“穩”,既要“前端打得贏”,也要“后方供得上”。
??國慶節前夕,中國重汽萊蕪工廠一片繁忙景象。他們收到通知,一位非洲客戶急需車輛用于秋季生產,交付周期十分緊張。從銷售端接收任務,工廠即刻響應,產線加班加點生產制造,整車倉儲部24小時值班發交,用“重汽速度”守住了對客戶的承諾。這是中國重汽專為客戶建立的“銷售-生產”聯動快速響應機制。
??目前,中國重汽在國內擁有10大整車生產基地,重卡月產能最高可達3萬輛。智能化工廠建設是中國重汽產能提升的重要原因。以中國重汽萊蕪工廠為例,該工廠擁有國內首條AGV柔性總裝線和比肩高端乘用車的杜爾涂裝線,且打造了駕駛室焊接全自動化的“黑燈工廠”。未來,中國重汽計劃打造更多精益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燈塔工廠”,推動關鍵工序自動率提升到60%以上。

??如今,萊蕪工廠的國際訂單已占據大半。而隨著需求回暖,國內市場的火熱也為中國重汽出海增添了底氣。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中國重汽國內訂單累計斬獲超6700輛。兩個市場互為支撐、互相促進,形成了國內與國際市場“兩條腿走路”的良性循環。
??搏風擊浪的“進”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營銷、服務本土化只是“先手棋”,想要實現新增長,還得持續下功夫。
??在越南、尼日利亞等傳統優勢市場,中國重汽深化營銷改革,逐步將銷售與服務網點延伸至二、三線城市及偏遠地區,通過下沉網絡、完善配件供應網絡,極大提高了市場覆蓋率與客戶觸達率。
??在菲律賓,中國重汽投資建設組裝廠。9月5日,首輛整車成功下線。該廠滿足了底盤、貨箱的本地化組裝與生產需求,有效縮短了交付時間,為經銷商提供了更多選擇。據統計,1-9月,中國重汽非洲市場、東南亞市場銷量分別同比增長37.4%、41.5%。當前,中國重汽在全球擁有30家在運營的KD工廠,預計2030年產能將達到10萬輛。南非、巴西等國家的本地化制造項目也在加速籌建。

??為滿足國際客戶的多樣需求,中國重汽對產品進行了本土化研發。在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卡薩布蘭卡,中國重汽生產的工程車是最暢銷的車型之一。當地客戶表示,相比歐洲生產的車型,中國重汽的車輛更符合需求,而且性價比高、服務效率高,優勢十分突出。未來5年,中國重汽計劃投入超4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并組建一支超8000人的專業化研發團隊,同時單獨設置海外產品研發機構,定制化開發產品。
??在擴大自身基本盤的同時,中國重汽還主動拓寬“新航道”。1-9月,中國重汽在中東市場銷量增長28.7%,高端市場也實現了快速發展。
??近幾年,中國重汽憑借卓越的產品品質與領先行業的技術實力,以及獨樹一幟的造型設計,在國際賽事和展會上大放異彩。德國漢諾威車展上全新升級的黃河重卡、亞冬會上的豪沃超高清轉播車、國際賽場上的汕德卡等,都給全球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借助重卡出口優勢,中國重汽將進一步拓展輕卡、礦卡、皮卡、VAN等業務,真正建立起覆蓋全系列商用車的強大產品矩陣。

??在新能源、智能駕駛等領域,中國重汽表現同樣亮眼。今年1-9月,中國重汽新能源整車銷量同比增長300%。當前,中國重汽新能源已覆蓋純電、氫能、混合動力等多種技術路線,三電技術、整車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實現創新突破。中國重汽還將繼續聚焦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革命,不斷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能源產品,加快L2+和L4級智能駕駛技術實現量產,深入智能座艙開發、人機智能交互等前沿領域,持續塑造競爭新優勢。
??紅“脈”全球激活動能
??不迷航,需要指南針;行得穩,需要壓艙石。
??在全面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時代浪潮中,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推進黨建品牌建設,成功構建起“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品牌格局。中國重汽國際公司黨委緊緊圍繞集團黨委部署,以“紅脈全球”特色黨建品牌建設為錨,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不斷轉化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發展勝勢?!凹t”是矢志不渝的政治底色,彰顯黨建引領的核心定力;“脈”是縱橫延伸的組織根系,既指黨組織在全球市場的立體覆蓋,也寓意重卡遠銷世界的市場脈絡。

??公司黨委始終恪守“業務拓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的原則,如今已構建起覆蓋全球的組織體系:8個黨總支統籌協調、25個黨支部貫徹執行,共同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走深走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其中,21個境外黨支部直接服務海外市場前沿,4個后方黨支部提供堅實保障支撐,270余名黨員如同“紅色火種”,遍布全球主要市場區域,實現了黨組織對海外業務的全域覆蓋、全程引領。

??“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是“紅脈全球”品牌對黨員骨干的鮮明要求,更是全體海外黨員的行動自覺。緊扣海外業務需求,公司黨委持續深化“平常育先鋒、關鍵爭先鋒、危急靠先鋒”行動,讓黨員成為市場開拓的“領頭雁”、攻堅克難的“排頭兵”。重汽國際公司常駐海外人員年均駐外時長超250天,他們遠離故土、扎根異鄉,以“鋼鐵團隊、虎狼之師”的精氣神,在異國他鄉書寫了中國重汽人的奮斗篇章。
??“We Are One”
??面對復雜的全球市場,單一比拼產品和價格已經過時,組織與系統作戰的能力才是破局的關鍵。如果企業能以聯合的形態組成“艦隊”、抱團出擊,就能更從容地抵御市場波動,捕獲更多發展機會。而這正是山東重工集團“大集團”的優勢所在。
??中國重汽緊緊圍繞山東重工“1+N”品牌矩陣,同兄弟企業展開有機聯動,從組團參與國際展會、集中展示集團全產業鏈全業務板塊產品實力,到在市場開拓中共享技術、渠道資源,協同服務客戶、輸出一體化解決方案,不但有效避免了同質化競爭,還通過資源優勢互補形成了規模和集聚效應,釋放出更強大的綜合競爭力。

??如果說“內部協同”是企業出海的“1.0基礎款”,那么中國重汽與外部伙伴的深度合作,則是“鏈合共贏”的“2.0升級版本”。作為山東省汽車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和全國重卡行業的引領者,中國重汽始終秉持平等、互利、共贏的理念,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主動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達成協同出海意向,同時深度“鏈合”全球頂尖資源,與眾多全球知名戰略供應商緊密協作,資源共享、協同攻關、聯合創新,打造了安全穩定、反應敏捷、行業一流的合作生態,真正讓供應鏈成為了“共贏鏈”。
??更大的“朋友圈”
??9月下旬,在利比亞重要港口班加西,中國重汽首家官方授權展廳正式開業。
??當前,利比亞正處于重建的緊要關頭,工程建設與物流運輸等領域的需求迫切。新落成的展廳集產品展覽、商務洽談、服務售后等功能于一體,能為當地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中國重汽還計劃在當地建設KD工廠、配件中心、培訓中心等設施,持續為利比亞重建注入動力,進一步助力其經濟復蘇與社會發展。

??出海之路,絕非僅僅是產品和服務的簡單流動,更是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系、深度互動的過程。有溫度的關系,才更具磁性和粘性,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朋友圈”,凝聚起強大合力。
??中國重汽深諳此道,在向當地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還積極參與改善當地生產生活環境的各項事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中國重汽在哈薩克斯坦政府和卡拉干達州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薩蘭機械有限公司。新工廠將配備哈薩克斯坦首條電泳金屬加工生產線,不僅會有力提升當地技術設施水平,預計還將創造多達1000個就業崗位,為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除推動營銷、服務、生產等本土化外,中國重汽也不遺余力推進人才本土化,全力培養具備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優秀人才。今年,中國重汽在集團本部首次舉辦了外籍培訓師訓練營。回國后,這些外籍學員將帶著在中國重汽學到的先進知識,為各自國家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未來,中國重汽還將新建100個培訓中心,源源不斷地為全球商用車行業輸送高素質人才。

??“奔”向更遼闊的遠方
??執大象,天下往。
??10月18日,中國重汽舉辦了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97個國家和地區的620位合作伙伴齊聚青島,共襄發展盛舉。
??在會上,中國重汽預計,今年重卡出口銷量將突破15萬輛,再創歷史新高。同時,中國重汽堅定提出,到2030年,計劃出口重卡25萬輛、輕卡10萬輛、輕型車5萬輛、礦卡3000輛,海外后市場收入目標10億美元。

??從最新成績單可以看出,中國重汽能“永立潮頭”、敢于挑戰更高的“浪頭”,關鍵在于跳出零和博弈的“內卷”怪圈,用增量思維去開拓新局:向內深挖競爭力,向外搶抓新機遇,實現內部與外部的有機協同;拒絕急功近利,著眼長遠發展,實現短期收益與長期價值的動態平衡;堅持開放合作,追求互利共贏,實現個體與整體的共生共榮。
??目標明確、方向正確、行動果敢,所以“經風雨而彌堅,戰狂瀾而愈勇”,所以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今年是“十四五”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十五五”布局開篇的關鍵之年。面向新航程,中國重汽將堅定推動“綠色化、數智化、服務化、國際化、多元化”五大轉型,憑實干作舟、以奮斗為帆,全力以赴推動制造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這不僅是對百年重汽的承諾,更是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所作出的最有力回應。